欢迎您访问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网站!
十年磨一剑,磨得是——执行利剑
出鞘必锋芒,护的是——合法权益
砺得梅花香,铸的是——公平正义
【人物介绍】
田国涛,2010年调到执行局工作,多年来,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、吃苦肯干的精神投身于执行工作,工作中早出晚归,不怕苦、不怕累,努力践行司法为民宗旨,不断提高执行效率,始终把服务人民、维护正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,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办案,践行阳光执行理念。近三年来,田国涛每年执行结案近三百件,因工作成绩突出,被评为城阳区十佳政法干警、区市法院执行能手、青岛中院“个人三等功”等荣誉称号。
——“一个案件做好不难,难的是每年几百件案件都要做好,要做到这一点,也就意味着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”
老百姓在法院打官司,执行在他们心中是最后一道权利保障,所以他们寄予的希望也最大。田国涛所执行的案件中,有这样一件案件:申请人与被执行人因琐事发生伤害赔偿纠纷,矛盾很大,根据当事人提供的线索,田国涛用了整整一周的时间跑遍了三个区市、十几个银行,查询了被执行人可能存款的所有银行及支付宝、财付通账户,都查无所获,被执行人开的车、住的房子也都登记在其父亲名下。因被执行人很少在家居住,此案发生后更是四处躲藏,他和同事们多次拘传被执行人均无结果。申请人看到短时间内没有执行回赔偿款,情绪非常激动,带着年迈父母和两个上学的孩子到他的办公室,大吵大闹。田国涛没有硬碰硬,耐心的跟他解释执行工作的性质和办案原则,同他一起分析被执行人可能藏身的处所,申请人的情绪渐渐冷静下来,而后田国涛根据案件整体情况制定了下一步执行方案并逐级汇报。次日凌晨五点,他和同事们展开了突击行动,兵分三路,对被执行人可能藏身的租赁房屋、经营的建材店以及其父亲的工厂内分别进行了搜查,这次执行虽然没有现场拘留到被执行人,但对其造成很大的威慑作用,最终迫于压力,被执行人主动打电话:“你们不用找我了,我交钱。”当天下午便通过其父亲向法院交纳了赔偿金。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,一件原本很棘手很容易引起信访的案件得以圆满解决。
——“只有程序严谨,整个案件执行起来才会有法可依,被执行人才会心服口服,也才能从根本上杜绝错案的发生”
土地腾迁案件,权利义务的告知、腾退时间的确定、腾空物品的交付,全部需要以公告或书面通知的形式告知当事人,整个执行过程由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全程监督,执行过程非常透明,对办案人的要求也很高,执行程序必须严谨、法律释明必须规范,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群体事件或舆情。
2019年11月,田国涛执行某社区申请执行孙某土地腾迁纠纷一案,被执行人有很强的抵抗情绪,在到腾迁现场张贴了腾退公告后,被执行人仍视而不见,拒不腾退。与被执行人多次协商无果后,执行团队决定强制腾迁,这时被执行人称要在执行当天纵火或者自残,田国涛便第一时间找到孙某,向她告知此种行为的严重后果以及应付的法律责任,同时联系了消防队及救护车,做到有备无患。结果,被执行人一看这种形势,能用的“办法”全都用上了,经多方咨询律师,法院的执行行为程序合法,找不到一点瑕疵,再抗拒也是没用,最终妥协了,本案顺利将所占土地予以腾退,案件执行完毕,保证了城阳区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。
——“公公正正办案,清清白白做人,一直是我的人生准则”
由于工作性质所致,执行干警时常面临各种诱惑,能否抵制住这些诱惑,是他们能否公正执法的关键。田国涛每年经手多宗大标的案件,处置的涉案不动产价值动辄过千万或几千万,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,于是有些人便想着法拉关系,托人情,希望案子上给予关照,但面对一次次金钱物质的利诱,他始终不为所动,他清醒地知道,清正廉洁是做一名合格执行法官的根本。只有洁身自好,淡泊名利,不为利益亵渎法律,抵得住侵袭,抗得住腐蚀,忍得住清贫,才能够堂堂正正做人,才能够公正执法。
法院的执行工作,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,也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,田国涛把执行工作融入了自己的血脉,用真诚对待工作,用激情谱写人生。